井里又发现一具女尸,这个社会怎么了?

昭德心理 1年前

被抛尸井中的女人

杀妻案,又双叒叕出现了!

8月31日,警方通告“椒江无名女尸案”告破。这具于2021年被发现的高度腐败的女尸,真实身份是被丈夫廖某杀害的龙某霞。

她死时天气尚冷,还穿着夹绒衣物,静静地躺在窨井内,被维修工人发现时,已是高度腐败。

(沸点视频微博截图)

龙某霞并不是唯一一个被丈夫杀害后抛尸井中的妻子,还有许多女人遭遇了一样的命运。

2009年,吉林的张巧巧,在出差前夜被丈夫杀死,分尸后藏于热力井中,直到三年后才被维修热力井的工人发现。被发现时,昔日的漂亮女人已经化为枯树般的无头干尸。

在孙巧巧的尸体被发现后,她父亲质疑孙向辉时,收到了这样的答复。

(截图自《今日说法》栏目之《一颗转运珠》)

杀妻后抛尸下水道、热力井等隐蔽地点,是这些凶手的惯用伎俩。

他们选择此种抛尸手段的原因我们也可以大致猜到——城市里监控摄像头越来越多,人口密集,用车又很容易被交通探头拍到。

根据刑侦人员总结出的“远抛近埋”规律,位于地下的各类通道似乎是凶手的不二选择。

这些凶手有的直接抛尸,有的则会分尸。

分尸的目的一般有两点。

一是方便搬运。例如,张巧巧被杀案中的孙向辉,他力气太小,无法独立搬运尸体,遂选择分尸。

二是便于隐藏。例如,今年轰动网络的许国利杀妻案。他将妻子的尸体打碎,从马桶冲下,直接让妻子“人间蒸发”。要不是搜证人员顶着盛夏的高温筛查几十车粪水,终于找到来女士的人体组织,这个恶魔也许就会因证据链不足而逃脱法律的制裁。

许国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淡定表示靠妻子自己的智商,是无法在不惊动摄像头的情况下走出小区的。

其狡诈残忍的品性和异于常人的心理素质,可见一斑。

但是,如今的刑侦技术非常发达,无论凶手们的计划多么“天衣无缝”,只要留下了任何蛛丝马迹,都会被刑警们顺藤摸瓜,将凶手们绳之以法。

而根据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,“留下痕迹”是必然的,越是精密的计划和处理,留下的蛛丝马迹就越多——碎尸会使用大量的水;血迹被擦除后也能被鲁米诺试剂检测出来,连带擦除痕迹也看得到;铲掉血迹,重新粉刷,那么涂料购买记录又会成为新的证据……

(鲁米诺试剂的荧光效果,它能够检测到万分之一的血迹)

如今,已经没有完美犯罪了。

想不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很简单,遵纪守法,做个好人就行。

但那些杀人凶手就是做不到。

数量可怕的杀妻案

近年来,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,我们获取的外界信息数量也呈爆炸式增长,“杀妻”这个关键词简直快看麻了……

作者简单回想一下,脑子里就冒出来一大堆案子。

2016年,朱晓东掐死妻子藏尸冰柜,后来还带着被害人的信用卡四处挥霍,还跟其他女人开房。

这个人渣已被执行死刑,简直大快人心。

(被害人是个漂亮的小姐姐,已手动打码,愿逝者安息)

2018年,吴益栋因分手之后的不甘与怨恨杀害了前女友。

由于前女友是个有房有车的网红,网络上一度曾流传出“网红欺负老实男”被杀害的言论。

但真实情况是,女孩的房子和车都是父母买的,而做抖音网红更是被想敛财的吴益栋逼迫——一条3000元的广告费。

凶手已被执行死刑。

2020年,正在直播的网红拉姆,被前夫闯进房间用刀抵着脖子威胁,随后前夫将汽油浇遍她的全身并点燃,造成拉姆全身重度烧伤,在痛苦中抢救无效死去。

拉姆在藏语里的意思是“仙女”,希望她真的变成了仙女,无忧无虑。

(抢救中的拉姆,图片来源于网络,已手动打码。)

更别说,还有几起令人胆战心惊的“杀妻骗保案”。

这些案子一出,给保险公司挨个打电话,查询自己名下有没有高额人寿保险,已经成为夫妻吵架后的必要任务。

凶手张轶凡带着妻子和女儿去普吉岛旅游,随后便打电话给老丈人,表示妻子不幸在酒店游泳池溺亡。

女方家人赶到后,发现死者全身是伤,肋骨断了几根,甚至连肝脏都被撕裂了……

事后,死者家属发现,凶手为死者买了理赔金额共3000万的保险单。

我想,一开始凶手想制造“溺水”假象,但他想得太理所当然,低估了死者挣扎时的力度,场面失控打死了死者。他不知所措,还是采用最初的“溺亡”借口来欺骗家人和警方。

他高估了自己的力量,也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。

还有的丈夫为了杀妻骗保制造车祸,连自己的命都可以置之度外。

周进为了骗保,较优次撞路灯不成功,就再来一次。甚至为了保证“成功”,在迷晕妻子后,驾车带着不系安全带的她,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向墙壁,连车都没有刹……

成功撞死妻子后,自己也受了重伤,住院两年才勉强恢复……

(在央视网搜索杀妻骗保,就会有巨多新闻弹出)

说实话,如果这个周进将在“杀妻”上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和严谨放在正道上,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,想来都能得到正面结果。

无奈恶魔就是恶魔,周进被债务压身,却不会反思自己。而是一心只想借用歪门邪道,将妻子的死当作中奖彩票,一次又一次炮制“意外”,直到成功害死妻子,自己也被警察抓获,判处死刑。

其实,近年来涌入我们视线的杀妻案数量如此触目惊心,也有着网络传播速度过快的原因。

由于人脑的自我保护机制,人们总是对那些刺激性更大的案件记忆深刻,就像上面我举例的那些案件,基本是以年为跨度单位发生,按照人口基数来算,发生得并不是“十分”频繁。

但也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了。

实话说,亲密关系中发生的谋杀,受害者也并不全是女性。

有残忍杀害妻子的丈夫,自然也有谋夺丈夫性命的妻子。

但不可否认的是,两性之间悬殊的力量差距使得“杀妻案”比“杀夫案”发生的概率要多得多。

在面对危险伴侣时,无论男女,所面对的困境都是一样的。

“离婚冷静期”政策出台后,逃离不合适婚姻的难度加大。

如何在结婚前甚至恋爱前期就识别出“危险伴侣”并及时止损,已经成了广大女性和男性同胞们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
如何远离危险

那些有潜在犯罪倾向的危险伴侣是不会把“我有问题”这四个字写在脸上的。正相反,他们可能彬彬有礼,可能漂亮帅气,可能一天到晚都要说“爱你”。

在外人看来,你们甚至可能是完美的一对。

就像制造车祸杀妻骗保案的周进,在其他人眼里,他和妻子是无比幸福的一对,妻子的父母也很看好他。

那么,我们要如何识别出危险信号,让自己尽可能远离危险,找到合适的伴侣呢?

请记住以下几条:

·在确认恋爱关系之前,先在网上搜索对方的名字,特别要关注一下中国裁判文书网,天眼查,较好再看一下个人征信。如果这些地方都没有异常情况,较优关就算是过了。

当然,身份证也要看,警惕对方用的不是真名,这个情况作者的朋友就遇到过。

·看对方的原生家庭。如果对方生长在一个充斥着家暴、出轨、精神疾病多发等负面情况较多的家庭中,并且ta有表现出倾向且没有自我察觉时,请及时抽身。

此种行为包括但不限于“我从来不打你,我是个好男/女人吧?”、“如果你不惹我,我怎么会对你大吼大叫?”……

在对方不停倾诉苦痛且无法自拔时,赶快离开吧。

相信我,你做不了那个拯救者的。

·对方在面对弱小的动物和弱势群体时,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,甚至出现虐待小动物的情况……快跑!

小动物的大眼睛和圆脑袋,跟人类婴儿的面容相似,一般都会触发人内心的温情,从而温柔对待它们。

但冷血人格不会,甚至会以虐待小动物为乐。

如果这种人物出现在小说里,那就是“冷血杀手爱上我”的桥段。

Ta会对别人冷酷无情,对你百般温柔缱绻。

但是,不要相信经过艺术加工的冷血人格,在ta的眼里,你也跟那些小动物没什么区别,要如何对待你,不过是看ta情绪如何。

·出现任何类似于“霸道总裁爱上我”的桥段……快跑!买不到站票就连夜扛着火车跑!这种行为类似但不限于“你只能看我,不能看别的男人”、“你公司那么多男同事,不许你抛头露面,快辞职”、“每次有别的男人看你,我都恨不得挖掉他的眼睛”等等。

性别互换过来也一样,马上跑!

这种人的控制欲太强,当你无法满足ta的控制欲时,他对“失控”的愤怒将会远远大于对你的爱,届时可能做出任何危险行为!记住了,这种桥段发生在小说和电视剧里叫“故事”,发生在你身上就是“社会新闻”。

(看看这个犯了半部刑法的男人,醒醒吧!《掌中之物》剧照)

·对方出现通过自残来获取原谅或同情的行为或语言,快跑!

不要觉得对方痛哭流涕地扇自己耳光是“诚意”,也不要觉得解气。因为ta只是在用“道德绑架”来控制你达成自己的目的。

而且,这种行为是会不断升级的。

猜一猜,如果ta扇自己耳光不管用了,接下来耳光会扇在谁的脸上?

猜一猜,如果ta威胁你“要跳楼、求原谅”也不管用了,最后“死”的会是谁?

·对方逆来顺受,什么都听你的……不用跑,但要注意。

门当户对的概念常常被认为是封建守旧,现代青年认为应当无视门第的差别,勇敢追爱。

但我认为,心理上的“门当户对”是很重要的,即两人都拥有健康的处理问题的能力。

如果你的伴侣在一段关系中完全没有主见,你说什么是什么,你会觉得开心吗,会觉得这是对方重视你的表现吗?

并不是,这是ta处理问题的一贯方式,而且是错误方式。ta一旦爆发,你可能会被吓一跳,也可能会直接丢掉性命。

任何人都具备攻击性,而两个人的相处也不可能没有摩擦。如果你的伴侣一直逆来顺受,没有表露出一点攻击性,这是很不正常的。

攻击性不会无故消失,要么是向内,将伴侣刺得遍体鳞伤甚至抑郁,要么就攒起来回馈给你。

等到攻击性回馈的那一刻,你会听到从对方那里听到许多许多早已忘记的小摩擦,被对方掺杂着激烈的情绪,源源不断地向你抛来。

而你,一脸懵比。

有人在的地方,就不能避免矛盾的出现。

但是,矛盾不可避免,危险伴侣却是可以远离的。

朋友们,请一定要在谈恋爱时擦亮眼睛,识别危险伴侣,拥抱美好爱情,过好一生。

千万千万,不要成为网上新闻中的一员。

如果不能祝你一生顺遂,幸福美满,那我祝你平安。

-END-

策划:流沐

作者:刘清焰

编辑:雪梨

设计:多纳

(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,侵权可联系删除)

扫码下载昭德心理APP
助力你心的力量

咨询师推荐 查看更多

  • 预约
    徐可 心理咨询师
    咨询次数:66
    ¥1000/50分钟
  • 预约
    张旭 心理咨询师
    咨询次数:60
    ¥1000/50分钟
  • 预约
    依拉达 心理咨询师
    咨询次数:314
    ¥1000/50分钟

倾听者推荐 查看更多

  • 找他倾诉
    唐青青 在线
    咨询次数:350
    个人成长恋爱婚姻
    ¥60/10分钟
  • 找他倾诉
    刘健 在线
    咨询次数:1
    个人成长学生心理人际关系
    ¥10/10分钟
  • 找他倾诉
    王玉珠 离线
    咨询次数:422
    个人成长学生心理人际关系
    ¥20/10分钟

扫码下载APP立即测试